2021理事長專文
發表於 : 週二 2月 23, 2021 3:14 pm
打天下,靠的是團隊,策略與資源
團隊是力量
策略是方向
資源是子彈
接下來就是看領導者如何搭配天時、地利與人和來造勢、運勢,並帶領組織一步步的成長與獲利。哈佛管理學院研究領導的權威庫特 (John P. Kotter) 曾說:「企業致勝之道,80%靠領導,其餘的 20%靠管理」,孫子兵法中所提的兵之五事:道、天、地、將、法,更是清楚的將打天下的指導方針提列出來,讓領導者與各相關人員都能有一清楚的戰場指導方向。
道為策略方向,或說願景或理念。
天為政經情勢與景氣等,亦即時機。
地為市場環境與民俗風情等,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接地氣。
將為經營管理人才,尤其是領導者的格局與魄力影響更甚。
法為組織規章,人事相關制度等,賞罰分明,嚴格執行,方能讓組織令起而行。
武少林二十周年,一直以來都以武術的技術專業為主,接下來的第三個十年,我們將會開始以職業化的角度來思考發展,希望能為武少林,打下百年基業的經營核心。
職業化,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能分析出產品的定位與市場在那裏,再來就是銷售人員如何推展。一個武館,產品當然是武術技術,只是傳統武術的系統一向是以訓練一個武術家來思維來架構,而不是以商業模式來思考,所以在傳統武術中,想要全職來教拳的人很多,但活的下來的人,很少。為什麼,因為一個產品要三年、五年,甚至十年、二十年才看的出成績,這在這個快速消費的世代,要活的下來簡直是超級難的挑戰。
以國外在發展武術或健身課程的例子來看,一項課程,內容幾乎都是以一個小單元為目標,慢慢透過認證再進入下一個單元,累積幾個單元就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課程系統,這樣的才是商業發展的模式。但以傳統武術的角度來看,這樣可能可以學會武術的技術動作,但絶對不可能會讓一個人成為武術家,因為武術的靈魂與內涵,不見了。這也是武少林在前二十年都不敢將企業經營的發展模式導入的原因。(註:大部份傳統技藝的傳承,都是以時間來浸潤一個人,在長時間的接觸之下,自然的將這項技藝的技術、文化與感情與自己的心甚至身體連結起來,全心投入,用一輩子來學習與探尋,甚至以生命來維護,這樣的人才能將技藝昇華為道,也才能有資格稱為家。)
但在這樣的標準要求下,不僅很難將武術發展職業化,連指導員都很難養成,沒有指導員,就不可能量化。在長期的思考與討論後,我們決定先將一些課程屬性偏應用或養生的技術獨立出來,設計成單元化的課程,並先以這些課程做為培養指導員的模版。
今年先開始導入的技術單元是羅漢功,這是一個太極拳中的養生功法,平常在太極的課程中,幾乎大家會先練的一套功法,這套功法對大家來說很熟悉,但會做,不一定會教。要讓大家會教,得先要有一份完整的技術文件(要能圖表化),再來就是大量實做、並磨練溝通與表逹的技巧。而這,就是指導員的認證模式了,羅漢功指導員的認證講習就是這樣開始的。
接下來的三~五年,我們將會陸續整理出可獨立出來的功法或技術,發展成短期課程單元,期望能透過這些獨立的技術單元,來達到武術職業化的目標,同時也能培養出更多的指導員出來。當然,這些單元化的課程,最終就是希望能引導學習這些的人,能進入更完整的武術訓練系統,這,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。
只要向前走,就一定會有路,但能走的多長多遠,看的就是策略與目標的執行管理能力。武少林是個大家庭,大家聚在一起,為的就是實現自己的夢想,將武少林打造成一個夢想舞台,讓大家都能在喜歡的領域中有所發揮,這將是我們最大的期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