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有意思的太極見解

各太極拳大師傳世之經典文章
回覆文章
james1972
總教練
文章: 1156
註冊時間: 週五 8月 10, 2007 11:15 am
來自: 台灣台中

很有意思的太極見解

文章 james1972 »

轉載自:http://www.taijiacademy.com/trad/inves_4.htm

陳少華談「踩浪花」:

據王老師講,「浪採花」原名為「踩浪花」。意是兩跨高低螺旋地動,令身體及雙臂產生浪湧的效果,猶如人站在波濤洶湧中的小船上,上下左右飄盪。與人接觸時加上沾連黏隨,點、線、面、體,使受者如在狂濤之中,不知所措。後人誤傳此技為「採浪花」後更轉為「浪採花」。均不確。

世上能量最大的是流動的水及風。如激流旋渦、颱風龍捲風,二者均有螺旋之勢,包括內旋及外旋,即離心力及向心力。根據數學黃金分割自然生息率,一個能量由中心點以螺旋擴大,每轉72度能量便增加1.618倍,以幾何級數加上去至第五個72度「即一個整圓360度」,能量便增加到11倍。以此方式推手,沒有人可抵受三個72度所產生的能量。通常在一至二個72度之間,便會被離心力帶走。有一點非常重要的是,中心不能移動半分。一有偏差,圓圈便劃得不圓,能量便相應減少。拳譜中強調中正安舒,支撐八面,就是這個意思。上述數據是從數學書上找到的並詳細的討論過。相信從沒有人提出相同論點,及以現代科學理據將拳理作出同樣詮釋。

所有浪勢、旋風勢及空氣膨脹都是由中心開始以點、線、面、體三維空間的擴大或縮小。所以我們練拳追求八門勁,即是追求立體放大縮小之道而已。

現今我仍在練浪勢,開始時是要模仿水性,要求是全身關節鬆開,人像一潭靜水。彼觸我何處,我該處便成為中心。有如拋一粒石子進一潭靜水,漣漪隨即而起。波動之高低,就看石子的能量有多大。身體是隨外力而動,走多一分便是頂,走少一分便是丟。一個浪中,浪頂是進,浪底是退。退是把外力完全吸收為已用,把浪頂推得更高去還彼之身。借力打人也。能把外力吸收得一乾二淨便做成我得機得勢。不得勢便不能令對手跌得乾淨俐落。

空氣膨脹亦是由一點開始,但並無定點,隨機應變。練拳時由丹田開始,地面的反彈力能由腳引到丹田,丹田鬆開,讓這股能量如輕煙似地飄至身體各處,身體逐點螺旋擴大,腹內鬆淨氣騰然也。這時肌膚骨節處處開張,這是開。合是萬宗歸源,全部螺旋流回丹田。要旨是借地心吸力,全身放鬆。我在這方面感受還不多,日後再談。請指教。


陳少華談「太極拳特色」:

............上次在港見面,發覺吾兄命門仍未能鬆開,上、下身未能連接,而至氣不聚丹田。這是你提高拳藝的大障礙。應用意鬆開兩肋及命門旁邊的兩條肌肉,加上裹襠,會有大幫助。武式太極拳所述的「身法十要」是正確的心法,應多讀,多練,多悟。練拳幾十年,此關一過,即見大進步............。

太極拳要求身體形成一個立體圓。要保持圓滿,四肢怎能不走弧線?外家拳追求速度,都是用力加速走直線,這是片面。太極拳講求八門勁,沾連黏隨,是我們的特色。弧線比直線長,當我們沾上對手,直線便處處受制,因而產生「進之則越長,退之則越促,仰之則彌高,俯之則彌深」之情況。再者離心力由弧線產生,所以走直線者,總是受制於用弧線者,連怎樣失平衡,跌出去也摸不著頭腦。「掤勁為何物?如水負行舟,任你千斤重,飄浮也不難。」你在浴池的感受,正是掤勁所為。我們模仿水及空氣之點、線、面、體三維空間的慣性流動特性,可以幫助我們找尋八門勁。你在水中被水推動,因為你的體重因水的浮力所抵銷。水把你的腳與池底的空間擴大,便使你失平衡。我們要借地心吸力就是要抵銷對手的身體重量。這正是我們要學要練的。

太極拳亦講速度,只是其他拳種用力加速,而我們不用。我們是要學會怎樣利用地心吸力,把身體重量往地面拉。身體重量放不下,是因為鬆不開。重量不能沉到底便沒有反彈,借不到地心吸力便不能借力打人。太極拳之基本方向摸不清,幾十年努力不見長功就是這個原因。如身體真放得鬆,只要意一動重量便與地心吸力接通,快如閃電。正是拳譜云:「手快不如意先」的要義。手快打手慢,力大欺力小,非我輩所追求之道也。

每次回信,我都是將老師多年來的傳授反覆思量,以我個人的體會以文字向你解說。對我來說是一種考驗。可是文字表達能力有限,加上文化水平所限,往往是有心無力。日後吾兄如能來港,我們多點實地切磋,定可收事半功倍之效。

陶明談「掤勁」:

............近日隨友去郊外參觀新建的密集市場,有一大石球,直徑3'4",重約5200磅,它靜靜的躺在內有流水的圓槽中。先由成人推動石球,產生慣性,順勢繼續旋動...此時,小孩亦可接手推動石球。由此想到手書所提拳譜【掤勁為何物,如水負行舟,任你千斤重,飄浮也不難】與拙在浴池中受水勢波動的感受,頗有雷同............。


陳少華談「有無界、氣、速度、含三為一、鬆」:

有界,有無界及無界,道家稱之為三界。有界分五級,有無界分三級,無界只有一級。修練由第九級開始,最後歸無。佛家只有有無二界,目標大致相同,修練方法有異。有關道家的理論與太極拳的關係,老師認為太極拳應屬有無界,是另外境界的東西。無力打有力,捨已從人的武術理論,不是一搬在有界的人可以認同的。練太極拳是回歸自然,與修道有異曲同工之趣,能修得大道,談何容易?兄對「氣」之看法,小弟不敢苟同。我認為「氣」是身體內部機能運動時的一種感受。我們可以感覺有東西在體內流動,但卻觸摸不到,前人就以「氣」作為它的名稱。太極拳的氣與呼吸的氣不一樣,要明辨。「在氣則滯」,拳譜已經說得很清楚。不可求氣,以意領氣才是正確之方法。所謂「氣斂入骨」,是用意將皮膚與肌肉都向中間收攏,是尋找體內中心的方法,不是將氣引入骨內。這是練中正安舒的方法。中正未能找到,舉手投足便無定向,八門勁便不會完整了。練拳以意為主,意到則氣到,是由意自行帶領氣,這點極為重要。《武譜》所提及之鬆、空、圓、活就跟意與氣有關。我用意透開一個關節是鬆。關節之間空間擴大是空。有空間,氣便會自行充滿,無有凹凸處便是圓。既能圓滿,圓活之趣便自然而生了。至於氣之充滿程度便看功力深淺了。說到這裏,希望您能明白氣並不是能量。您列出的物理公式:MOMENTUM(動量)=質量X速度X距離X時間,並不適用於太極拳。您是以有界的已知,去理解另一境界的東西,犯了「已知障」,掉進片面的死胡同,小心!再者,試問你的速度如何產生呢?不用力如何產生速度呢?太極拳可以在無距離下發勁,您怎樣理解呢?您的公式用在外家拳是否更貼切呢?這點請您想想再答覆我。

練拳多年,對輕靈仍未把握得好,其中一定存在問題。請告訴我,你怎樣理解輕靈?如何練?如果目標不對,練一百年也沒用。浪,是含三為一的。有上、下與中。上,是往前捲,是陽;下,是往後收,是陰。陰陽是均等的所以中心自成。人體有九個大關節,上肢是肩、肘、腕;中肢是大椎、命門、尾底(尾閭);下肢是胯、膝及足關節。三節為一組。肩一沉,肘便下墮,腕便向上升。這不是浪勢嗎?命門放鬆,尾底向下,大椎向上,也是浪。一組可以起浪,每組亦可各自起浪,三組連環相應便全身皆是浪。總而言之,兩節不成浪,一定要三節配合。

空氣膨脹,龍捲風及波浪都是勢。架子練得鬆淨,身體一開一合,一跌一升,放大縮小,跟地心吸力下沉,隨反彈力上升,勢便自然產生。至於何時用那種勢,就要看當時情況而定。

練太極拳不在乎樣式而注重氣勢,是我們的特色。勢有包圍的含意,《武譜》所述及之敷、蓋、對、吞之技都離不開勢。「彼方挨我皮毛,我意已入其骨髓」。亦有用勢包圍的意。

吾兄問題太多,一次答不完,更且發覺吾兄對拳理有誤解,正是您進步的絆腳石。希望能為兄解開第一個結。之後,其他困難可望迎刃而解。小弟直言,望兄勿怪。


陶明談「鄭曼青練功」:

回憶1955年,弟住在先師家裏有三年多,平時沒有看到他練拳。每天畫畫、寫書、下棋、為病人看病。即使跟他到拳場,他也不練,只是坐在椅上,看我們練。後來我好奇地問:「我們天天練,為何推手就會被你輕輕的黏著,人會跌得很遠,那你的功夫如何練出來的啊?」「你很笨!為甚麼早上要你跟我一起去,就是讓你去體味其中的玄妙之處吧!」(當然是指走路時就可下功夫的,此語當時沒有辦法開竅,後來若干年後才了解。而且在平劇中的武將亮相那種台步走法,都含有全身體重鬆至足底的勁勢,再有出步,跟步都含有無限氣勢在內。)直至最後幾年他從美國回台時說過:「我一天到晚都很忙,沒有時間練拳,功夫那裏出來的呢?總要在生活空隙去找,行坐起臥都可以下功夫。」於此,我很慚愧,這廿餘年沒有下了大功,衹在嘗而試之,功夫談不到,只多活幾年而矣。賢兄喜愛此道,奉獻,願你努力,祝你成功!


陳少華談「行走坐臥皆可練功」:

感謝吾兄提點我有關尊師練功的方法。在今天社會,大部份時間都花在工作上,是修練的最大障礙。現在,前賢的智慧結晶都無條件放在我們面前,拳練不好就因為我們投資的時間與努力都不夠。王師告訴我,他只跟褚桂亭老師學了兩年拳,之後就靠這兩年基本功將太極拳發展下去。當然王師有大智慧及高深學問,方能有今天的成就。但在這兩年,他每天練拳十多個小時,早上三時開始至每天下午,練到腿都抬不起。他的兩年所得,比我十年的功還要多。之後文革十年,每日無事可做,每日練足8-10小時拳。成功實非靠幸運。武式太極拳前賢郝月如老師就有言:「行走坐臥皆可練拳。」相信就是囑我們善用日常生活之活動融入拳內。我現時無論坐公車或看電視,都會利用這一點點時間用意念去鬆胯,仿如盤架子一樣,爭取練習時間。

王師病後,不方便練架子。一年多下來,功力不退而更覺精進。我曾問他何解,他笑著說:「成了佛還須念經嗎?」。到了王師及尊師的水平,要提高的是思想而不是動作上改進。


陶明談「氣斂入骨、輕靈、練拳心得」:

手書指出明筆記中:問得有非常不同的親切,謝謝!

1. 許多重點的理解是否正確?(對明來說,何敢說理解與正確!) 因筆記都將教授﹙王壯弘老師﹚口述聆後筆錄而矣,定有漏失與筆誤,對理解,明很厚顏,至今僅了了無幾。記得那天,教授問我:「你有問題盡量提出吧!」。的確問題太多,無從問起啊!明的回覆,可想而知了.因那次可見所聞,特別是佛學的有界,有無界及無界是否與老子的無為哲學類似;或有不同的分別,仍要進一步找機會去認知學習,能理解的其實有限。後接99/10/28手書,教授示知對無我與順人從人後,疑竇稍解。不暪你說,這多年來的練習,多在捨己從人上下功夫,祇有此路,才能有以後的路可行!

2. 找出寫作方法-事實上,我僅僅抄錄後再整理先後次序,俾可循此作為研究日課備忘;及教誨的依據與理解而矣。明認為教授窮畢生之精力,創出一家無上的技藝學說,僅憑數次問示.不可能一聽就能領悟。最多與我有緣(此是明的默想)而矣。自信憑好奇心與興趣,雖有夕陽無限好,不論祇是已黃昏,祇要仍有機會的話,決不會放棄的,繼續找機會來請益的。

真是瞎子摸象,摸了一甲子,才有幸謁見教授與兄等。真是聞所未聞,見所未見。幾乎忘了明天還在等著我.我更要努力!願兄伸出援手,謝謝。


手書提及合與開:氣斂入骨為合,腹內鬆淨氣騰然為開。此二語在李(亦畬)拳論中看到過.最近開始導試練,效果很好,很易增加發勁。

因明對(1)「一舉動週身俱要輕靈,尤須貫串」,尚未練到此較好的情況。而且對(2)拳經內的「氣」含義認知有些差距.尤其學理工的。對「氣」有許多懷疑之處。總認為此「氣」字與力學中的動量或衝量momentum有密切關係之處。(註:物理力學篇中對動量momentum的解釋:某物體的質量X運動時的速度X距離(向前行進)X時間=動量(衝量))。

如何能練到「氣」能斂入骨中?一般初學的很易墮入五里霧中。有的去學靜坐,等待丹田之「氣」,能透過尾閭直透三關。此種嘗試,三十年前明曾學過,後給老師呵責。他說:「拳練不好,那會有氣透入骨中?」一語道破,從此以後的歲月中,儘量在功架運動中尋找那神秘的動(衝)量。由此相信,此氣非那氣.另有動衝之勢附在功架,在運動時所產生的動(衝)量上。只要微微一動,就依不同的工架產生不同量的動(衝)勢。關係最大的是功架姿勢運動變化有很大的影響。

先在本門拳架(簡易太極)下手,後涉及長架、老架,仍無法突破此關。後在吳家太極拳書中裏面的八法歌訣中,談及有與水波有關的「波濤捲浪的語氣,又在目錄中發現有鼓盪及踩浪花的語彙,深信另有更能產生巨大能量的運動姿勢範式,亦憶及吳翼翬與先師在家中演練示範的局部姿勢,有些與教授的類似(此六十年前往事)。另外在李(準)?(又名鼻子李)大師所傳功架中,看到兩跨下上左右擺動以踩浪花的收勢合太極。


失之交臂事:十餘年前曾托友好在香港找尋吳家的太極拳參考書,衹找到上冊,卻沒有下冊(因踩浪花乙章登在下冊)。失望之餘,後來偶見教授在陳家拳書的序中(登在雜誌上)言及波濤及踩浪花之事,才找到頭緒。第二年才謁見教授,蒙他不斷提示,從此將數十年的懷疑的「氣」字。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,拳架在運動中的動作,突然有動衡勢附在上面,乾脆暫時命為「氣勢」較易了解。練起來亦易著手。此係不才的淺見。仍請答正為禱,今年賢兄來示,又提及此語,真使明銘感五內了!

要效仿龍捲風,海浪及空氣膨脹,三大自然力所產生的要點,甚詳!於此自然力的操作,是否另有特殊範式或文獻可以參考模倣?過去雖然有教授所贈帶子可以練習,個人認為仍要找時間來親身體驗一下才行。

雖云自己正在下功於浪勢,如何模仿水性,請指出。空氣膨脹,丟頂與進退,身體是隨外力而動,(是否與捨己隨人有關?)及借力打人,得機隨得勢等。以上重點仍盼賢兄提示為禱。

太極拳藝的進境過程,不論早遲,總要在明師學長指導下:(1)先育養與人無爭的胸襟、(2)了解拳中太極存在的多維空間理論及哲學中無為的修為、(3)依範式的功架練習產生無比濤天的輕靈的貫串浪勢、(4)俾能引進落空合即出的機會、(5)更有肯合作練習的對手拳友或伙伴切磋,相互無私檢討推手缺失因果,籍此找出同伴間的優點與自己的缺點。所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。不計時空,優游其間,不愁身心健康,其樂如何估計!

以上係不才膚淺的天真想法,暫時作為小結,因眼疾拖累太久.無法長時間執筆書寫,順頌br> 合府健康,萬事如意


陳少華說「輕靈」:

「一舉手週身要輕靈,猶需貫串」。甚麼是輕靈?如何可以輕靈呢?練太極拳要用意不用力。拳譜亦云:力從人借。究竟不用力能量從何而來?其實我們的本錢就是自己的重量。簡單的說就是借用地心吸力。首先我們要真正的把身體重量放到腳底。所謂放重量,其實是地心吸力拉我們下去。當重量踫到地面,便會產生反彈,這便是我們舉手提足的源動力。「勁起腳根,發自於腿,主宰於腰,形之於手。」反彈力是從腳底而起,傳過腿,到達腰部,由腰指揮反彈力傳到要移動的手或腳。這樣的理解,合乎不用力原則,很清楚明確。否則變成用腳使力撐地了。

輕靈練得不好,主要原因是:鬆不開,沉不下。第二個原因是把重量壓死了,不能反彈。第三個原因是聽不準反彈力,反應太快或太慢。地心吸力與反彈力是用不盡的能源,不能利用這些能源就不能做到借力打人,連太極拳的門還未有進呢!能把握反彈力身體及手足便能飄起來,輕靈便是這樣產生的了。反彈力之傳送軌道是有定位的。由腳,而腿,至腰,再昇至胸,穿過肩、肘、腕而至手。每一點都如一個關卡,如有阻滯,能量便給堵住,不能傳到手。所以拳譜要求節節貫串。解決阻滯的方法就是放鬆。可是鬆要鬆得乾凈能量才能暢通無阻。沉得下才能飄得起,所以輕靈是由鬆沉所產生的。捉摸如何引導反彈力才是練輕靈的不二法門。

太極拳主要特色是(1)用意不用力、(2)力從人借、(3)所有動作都是由中心發動、放大縮小及(4)走螺旋弧線。

練拳在意不在氣。在氣則滯,反而會出亂子。意一動,氣便隨意走。一個關節鬆開,氣便會自行充滿這關節,這便是內動的感覺。這種氣是否中醫學上之氣,小弟不敢妄言。太極拳高手以意氣打人,被打者只覺一陣大風一吹便跌出去了,連怎樣跌的也摸不著頭腦。功夫更高者便到拳無拳意無意境界。意氣佈滿全身,一接觸對方便覺無處著落,隨沾隨跌。這便是蠅蟲不能落,一羽不能加。力從人借,這個「人」字改為「它」字更為合適。因為我們不單借他人的力,更借地心吸力。有誤導之虞。


陶明談「鄭曼青、體用歌」:

目前最大的障礙,因為生活緊張,環境日趨複雜,大家都在這圈中爭取,因此每日時間不夠用,良可嘆也!

回憶弟隨師學拳二十餘年,在拳場他老人家衹有片段練,練給同學作為參考,而整套拳架,幾十年衹有六七次。平時他不練拳,除了我上班,其餘的時間都在他身旁。有時我與同學曾問此事。他說:「放下布袋,行坐臥處,皆在其中矣。」此與,教授所指示的是否異曲同工,不謀而合?尚祈賢兄栽奪。

他在世時曾贈我一首他的著作,要我用功的《體用歌》,依為參考:【太極拳,十三式。妙在二氣分陰陽。生化千億歸抱一。歸抱一。太極拳兩儀四象深無邊。御風何似頂頭懸。我有一語,今為智者吐:湧泉無根腰無主,力學垂死終無補。體用雙兼豈有他?浩然氣能行乎手,掤履擠按採列肘靠進退顧昐定。不化自化,不走自走。足要向前先挫後,身似行雲,打手安用手,渾身是手,手非手。但願方寸隨時守所守。】......。


陳少華談「借力」:

拳譜是給懂拳的人看的。否則拳是拳,譜是譜,兩不相關。「勁起腳跟,發於腿,主宰於腰,形之於手」,誤導不少學拳者。按此口訣使腿用力往地上蹬,用手將人推,與用意不用力的原則背道而馳。其實訣上真義是要拿地上的反彈力,使之如輕煙昇起,由腿而腰而至手。其中身體不能有僵處,否則反彈的能量便因而減少。這才是真正的借力打人。先師所說的「腳無根,腰無主」,實深得此中三昧。

在老師身邊多年,功沒長多少,但高水平的太極拳是見到了。對拳譜的真義亦有點體會,可是眼高手低,奈何!


陶明再說「體用歌」:

先師體用歌的【湧泉無根腰無主】雋語,以前也不知其中奧妙,更有許多名家以「力由脊發」卻忘「其根在腳,發於腿,主宰於腰」。更不能忘的「由腳而腿而腰,由下而上,總須連成一氣」。此所以推手時手很有力之故的由來。後來著手改正,卻非容易的事。先師一再告誡【非胡於斯,著於斯,孜孜於斯不為功】。就此歌與兄共勉。鍥而不捨,天天動腦筋去修正,總要比不改要好罷!
回覆文章

回到「太極拳經典文章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