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頁 (共 1 頁)

2014年_武少林國際段位審查暨研習心得_新竹道場_蔣昌言

發表於 : 週二 4月 21, 2015 9:55 pm
michelle
--{ 用兩隻手凸整段合氣道晉段 }--

其實呢~據我觀察,合氣道是一種內心戲很重的互動修行。
而深草師範的指導中,更是強調 心、氣、體 的交互作用。心之所向,氣勁隨之;心之所至,體為之應。這就要靠自己在練習中,除了身體的勞動外,更要時時把「心」放在要施技法的地方。


為了晉國際段的檢證,臨時又惡補了多到要爆炸的技法。
其實,放了一段時間的合氣道,最近終於重拾木刀,練習找回手感。
不止手機上的app與時俱進,天天在更新。連道場的技法,也是變得跟以前不一樣。這都得拜老師這幾年,積極走出本島,向各地的師範取經,帶給了道場技法大精進。但這就苦了臨時抱佛腳,思考模式還停在幾年前的我。是說,人生總是沒有準備好了再上陣的好時光。師範也不是說想請他老人家來,就一定有空來。好不容易在師範去巡回講習的半路,硬把師範的行程切出來,特意繞道台灣來幫大家主持一場研習, 同時檢驗晉段的過程。擇期不如撞日, 既然老師點名了, 硬著頭皮, 就算惡補填鴨, 也要拼了!於是就開始了這一個月來的朝思暮想,念念不忘技法的日子.。

在工作和家庭的夾縫中,特意擠出練習時段,一心要好好利用有限的時間,把一堂課裏老師所演示像立霧溪河床石頭那麼多的技法,多做幾次,全付心力都集中在上面了。感覺又回到在學校時,期末考前一週的戰戰兢兢的心情。就這樣心懷忐忑的過了一個月...


在記下研習心得之前,先請大家看一段影片,請參考VCR,指!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6i4KRcRQHfs&ind ... YZx9Adks0P
平時的練習,除了是為了練出藏步以外,
慢慢練 是要為了欣賞合氣道的美和深藏的意涵,(只不過我的動作也是太慢了一點... :P )
但是,師範的技法, 卻絲毫不給受方放慢的機會,當受方發起攻勢之時,師範的當身、接手、 入身、同化 到控制,完全是一氣到底,不假思考地在瞬間完成技法的施作。看來,「慢慢練」的這麼享受方法,是不能取得有效的技法進步。只有強調力量、速度同時配合提升的方式,才能練出合氣道的真正意涵和威力。

早上的研習會中,觀察師範在接手時,全程都像在跟自己對話,不斷地自己跟自己檢討下一個應對的動作。就像詩人文豪一般,字字斟酌,句句修磨。這種觀照自身的心境,很容易感染一起練習的伙伴。回家後的複習,自己邊做邊碎碎念,倒也是讓自己加速進入學習的一種方式。因為要聲出於口,為了擠出一句話,自己總得要先想過。而這個琢磨的當下,等於是強迫自己檢視自己的動作,才能說得出口。同時, 可以很容易的找出自己每次動作的前後差異。似乎是一個不錯的練習輔助方法。我稱之為 心理上的 熱身( Warm Up),應該正名為「熱心」吧? :)


研習接近尾聲,師範特別放送幾支的別開生面的技法。其中有兩支不同於平時練習的技法,讓我最為印象深刻並且有了新的思考方向:
一教接手奪短刀時,非控制受方肘部的第二隻手的持手方式:為了防止被刀所劃傷, 跟一教手的正規掌握法,虎口方向正好相反,需要朝著短刀的方向, 引導握著殺人刀的利器,變成在「活人劍」滑溜地變成握在(我/取方)的手里。

除了平常的外迴轉摔, 原來還有內迴轉摔 的變化技法。雙手抓雙手時,利用刺探的左手,以當身技的想法,擠壓受方的左腰。讓做為伏筆的右手,向上引導受方破勢失去重心,身法滑溜過受方的左邊臂下, 利用左右擺動轉為迴轉摔。

而這兩支技法, 都需要精準確實的當身技法做為前導,才能讓受方在當身的接手中,不敢放開取方的輔助手,就在這種下意識的恐怖平衡 牽制下,取方隨時可以利用另一隻待命的手臂把技法施展到受方身上。
在稍晚的課程進行中, 師範請大家做一個實驗, 讓取方把掌根放在, 受方平伸出的食指上.
當取方把心力 放在肩膀, 掌根, 或是後腳, 受方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施力方式. 以此來看, 在施展技法的同時, 「心」或取方的想法, 都會影響到技法所帶給受方不同的感受.


結論:內心戲要能說服自己,感動別人,就得在每一個細節和舉止下功夫,磨心磨血。
在研習的練習, 和晉段後的餐敘中,老師點出了我的一個盲點:
在當受方時,沒有受方的觀念, 以致於接手後,不知道自己要接下去做出什麼護身的動作。如果, 在國際性的研習會中, 通常高段的師範功力深厚, 沒有護身能力的受方, 可能會被摔投到不知什麼地方去了。在前一陣子的新加坡 黃師範在後台給我的殷殷囑咐, 不謀而合。再仔細比對 深草師範在做當身的起手勢時, 全身上下一致的連動協調性,對照之下,我則是「手有手的追求, 腰有腰的自由, 雙腳還在苦苦地拼命挽留」。

終於讓我找到往後個人的修練的主題 -- 如何當一個稱職的全身協調的受方。

  研習的最後結論中, 深草師範提及了 藤平 光一師範 平生極力宣揚的「氣」。在開始時並不普及,甚至不為同道所接受。也是在合氣道的發展積累到達了某個層次後,才被大家發現真正的奧義,進而廣為練習. 或許 藤平 師範所說的「氣」就我目前所能了解的, 也許就是「心」的意念。 當取方在施展技法時, 時時要讓無形的意念維持在對的地方, 具象的身體自然就會配合著做出正確的動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