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太極陰陽 林志銘(96年)
發表於 : 週四 2月 23, 2012 7:57 pm
太極--「陰陽消長」應該算是最簡單的解釋,把太極拆開來看,你只會看到兩種元素,即「陰」與「陽」,兩者只要缺少任一項,便成了「孤陰不生」或「孤陽不長」,如此便不是太極了,而成了「陰極」或「陽極」了。 有許多人將太極拳認為是「陰極拳」,這或許不能怪妄言者不甚了解,便妄加批評,畢竟外行看熱鬧,一般人對太極拳的印像就是慢而無力,不似少林拳強調「唯快不攻,唯硬不破」,也因此,太極拳被許多人誤解為養生功法或養生的動氣功,而不算是一種能擁有攻防技巧的武術。
但,太極拳真的是如此嗎?若是,當年「楊無敵」的稱號是如何來的呢? 一開始提到,「太極即是陰陽消長」,換句話說,太極的陰陽不是固定的,而是以一種流動的型態來呈現的,陰的下一秒可能是陽初生,但是若陰中無陽,陽如何生呢?陽中無陰,陰如何長呢?所以當我們細看太極圖中,可以發現在陰的太極魚中,有一小白點,而陽的太極魚中有一小黑點,此兩點為「原炁」,若沒有這兩點原炁,那麼太極的陰陽只會是互轉或互換,而不會是消長了。
那麼這跟太極拳有什麼關係呢?各位可想想,為何練太極要柔但不能軟,兩者間的差異在那裡?我想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是否有陰中含陽,而陽是否有隨時俟機而動,否則有陰無陽,則對手一進,將猶入無人之地;在太極拳上談「陰」我想是可以不用多談的,大家都可以意會出其中的涵意,那麼「陽」呢?為何太極圖中要陰中含陽呢?
太極拳中有句名言叫「四兩撥千斤」,而這「陰中之陽」便是指這「四兩」,沒了這四兩力,不用千斤,可能連百斤都撥不動,少了這四兩力,太極拳也不再是太極拳了。 當對手進攻時,同時陽原炁發動以為橋樑來接至可蓄千斤之力的陰來蓄(吸收)他之力,待對手力盡之時,則初陽生,由原蓄對手千斤力之陰中藉由陽生而發送回去,在發的過程中,陰原炁再現而有「聽」之意動,當勁在瞬間發完後,則初陰生,要再馬上恢復到原本的聽勁中,以準備對手的下一步進攻。
故,太極拳會以太極為名,真的是要佩服先人的智慧,而太極的「陰陽消長」與太極拳的關係,便是陰與陽是此消彼長而生生不息的,而聽與發應亦是如此。
以上是當在「勁」的訓練過程中會經歷的情況,但太極並不是只有如此,太極雖亦是一門武技,但它更著重在心境上的修練,或許說,任何武技到最後,都是在修練自己的心境!古有「以武
入道」之說,故「武術」這也可稱得上是一種修行的法門了。
言歸正傳,老師曾提到太極是一種追求平衡的藝術,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「為什麼會有太極?」 ,在道家的理論中,太極是由無極而生,所謂「無極而太極,動而生陽,靜而生陰」,無極因有了動與靜而生陰與陽,如此才形成太極。 太極中的陰陽是彼此消長而流動而達成一種「動態中
的平衡」,當這個平衡達到極致時,就回歸到了「無極」的狀態,那應該是陰陽相融的一種混沌狀態,不分陰陽而陰陽皆含於其中。
這裡說到的混沌,不是混沌未明的情況,而是如混沌理論中所言「當綜觀全局時,你會認為所有事物似乎毫無關係,彼此以著不知名的理論運動著,但在這之中卻似乎又有些許關聯,猶如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係」(註1) ,太極拳追求的是否是無極(註2)所述的境界,我尚不知,就如老師所言,或許再練個幾十年,看能否再多體會深入一點的太極吧!!
註1.這是我自己對混沌理論的理解,不一定是正確的解釋!!
註2.孔子曾解釋無極是不生不滅,無形無相,無始無終,無大無小的大自然真空,是不易之氣。○化一氣生太極 ... 總之,大自然真空育化萬物萬類生生不息,周而復始
但,太極拳真的是如此嗎?若是,當年「楊無敵」的稱號是如何來的呢? 一開始提到,「太極即是陰陽消長」,換句話說,太極的陰陽不是固定的,而是以一種流動的型態來呈現的,陰的下一秒可能是陽初生,但是若陰中無陽,陽如何生呢?陽中無陰,陰如何長呢?所以當我們細看太極圖中,可以發現在陰的太極魚中,有一小白點,而陽的太極魚中有一小黑點,此兩點為「原炁」,若沒有這兩點原炁,那麼太極的陰陽只會是互轉或互換,而不會是消長了。
那麼這跟太極拳有什麼關係呢?各位可想想,為何練太極要柔但不能軟,兩者間的差異在那裡?我想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是否有陰中含陽,而陽是否有隨時俟機而動,否則有陰無陽,則對手一進,將猶入無人之地;在太極拳上談「陰」我想是可以不用多談的,大家都可以意會出其中的涵意,那麼「陽」呢?為何太極圖中要陰中含陽呢?
太極拳中有句名言叫「四兩撥千斤」,而這「陰中之陽」便是指這「四兩」,沒了這四兩力,不用千斤,可能連百斤都撥不動,少了這四兩力,太極拳也不再是太極拳了。 當對手進攻時,同時陽原炁發動以為橋樑來接至可蓄千斤之力的陰來蓄(吸收)他之力,待對手力盡之時,則初陽生,由原蓄對手千斤力之陰中藉由陽生而發送回去,在發的過程中,陰原炁再現而有「聽」之意動,當勁在瞬間發完後,則初陰生,要再馬上恢復到原本的聽勁中,以準備對手的下一步進攻。
故,太極拳會以太極為名,真的是要佩服先人的智慧,而太極的「陰陽消長」與太極拳的關係,便是陰與陽是此消彼長而生生不息的,而聽與發應亦是如此。
以上是當在「勁」的訓練過程中會經歷的情況,但太極並不是只有如此,太極雖亦是一門武技,但它更著重在心境上的修練,或許說,任何武技到最後,都是在修練自己的心境!古有「以武
入道」之說,故「武術」這也可稱得上是一種修行的法門了。
言歸正傳,老師曾提到太極是一種追求平衡的藝術,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「為什麼會有太極?」 ,在道家的理論中,太極是由無極而生,所謂「無極而太極,動而生陽,靜而生陰」,無極因有了動與靜而生陰與陽,如此才形成太極。 太極中的陰陽是彼此消長而流動而達成一種「動態中
的平衡」,當這個平衡達到極致時,就回歸到了「無極」的狀態,那應該是陰陽相融的一種混沌狀態,不分陰陽而陰陽皆含於其中。
這裡說到的混沌,不是混沌未明的情況,而是如混沌理論中所言「當綜觀全局時,你會認為所有事物似乎毫無關係,彼此以著不知名的理論運動著,但在這之中卻似乎又有些許關聯,猶如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係」(註1) ,太極拳追求的是否是無極(註2)所述的境界,我尚不知,就如老師所言,或許再練個幾十年,看能否再多體會深入一點的太極吧!!
註1.這是我自己對混沌理論的理解,不一定是正確的解釋!!
註2.孔子曾解釋無極是不生不滅,無形無相,無始無終,無大無小的大自然真空,是不易之氣。○化一氣生太極 ... 總之,大自然真空育化萬物萬類生生不息,周而復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