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沾黏連隨_吳光磊(100年)

回覆文章
michelle
道場長
文章: 3072
註冊時間: 週五 8月 31, 2007 12:07 am
來自: 台灣台中

淺談沾黏連隨_吳光磊(100年)

文章 michelle »

  初學太極拳,總是先從站椿開始。爾後才學拳架、推手、散手,循序漸進。站椿目的重在混元勁的生成;拳架練習每個拳勢的結構;推手在練聽勁,即對力的敏銳;散手需集大成,將所學全數應用。當然每個階段都需下足苦功,方能有一番成就,但站椿與拳架偏重自我修練,不論修得再好,仍然只是閉門造車,能看不能用。太極拳講求捨己從人,順勢而走,其中的關鍵在於聽勁。因此若要發揮太極拳技擊的體用,推手才是真正開始的第一步。

  對大多數初學者而言,推手大多流於外形,或用力過度,不一會兒就肩頸酸痛。雖然對不同階段的練習者來說,在推手的過程中,注重的要點不同,但皆離不開「沾」、「黏」、「連」、「隨」這四個段落。《楊氏老譜》道“沾者,提上拔高之謂也。黏者,留戀繾綣之謂也。連者,舍己無離之謂也。隨者,彼走此應之謂也。要知人之知覺運動,非明沾、黏、連、隨不可。斯沾、黏、連、隨之功夫,亦甚細矣!”由此可知,沾黏連隨是聽勁的核心技術,要確實做到聽勁的功夫,就需真正明暸沾、黏、連、隨的意義。

  從物理的觀點,聽勁需要交手雙方的肢體接觸,因此沾是兩方恰接觸時的碰觸點。由於人類的慣性所致,易將對自己不利的外物推開。施技者即是利用此慣性引起對手「主動」推擠而完成沾。在沾黏連隨的過程中,有與其互相呼應的「病」,分別是「頂」、「扁」、「抗」、「丟」,代表對手的反應或自身不對的反應,是前者亦或後者則取決於施技者的正確與否。沾並非只是隨意地舉起手靠近對手,這樣是不能帶給對手壓迫感而引起他的頂,亦會破壞自身的結構。真正的沾必需帶有太極拳所講求的中定,中定的意義並非呆滯不動,而是強調真實存在的狀態。如同一顆巨石,會讓人感受到沉重的壓迫感,無法忽視。要在沾的過程中產生這種狀態,必需時時刻刻維持著混元的結構,舉手投足皆是由自身的心靈所趨動,如此對手自然會感受到施技者的壓力而不自覺的推開施技者。

  接著施技者由點、線轉成面,以尺骨與橈骨間形成的平面產生張力,吸收對手的頂而形成黏。沾黏必需貼皮接肉不見骨,以皮肉間的最大靜摩擦力貼黏著對手。從物理的角度來看,摩擦力與正向力成正比關係,即施技者與對手間推擠的力量越大,施技者的沾黏的效果越佳。那為何說「不見骨」呢?因為力由骨發,勁由筋發,一旦頂的力量透至骨頭,則會形成扁,沾黏「勁」就變為沾黏「力」,只剩摩擦力而沒有聽勁了。

  之後施技者與對手建立連結,就如同咬合的齒輪一般,節節貫串,一動而無有不動。這裡要特別說明一點,沾黏與連的過程並非是漸進的,而是同時產生。沾黏的用意在於聽勁,若沾黏中未與對手產生連結,就如同兩個獨立的齒輪,互不相干,這樣是無法聽勁的,因此連需做到引起對手的抗。抗代表對手「被動」抵抗,是由於施技者察覺並控制對手的空點,造成其身體形成雙重所致。這時對手就如同尖錐上的物體,處於不平衡中的平衡。

  最後,根據物理的最低能量理論,物體都有想處於最低能量的趨勢。而這種不平衡中的平衡正是高能量的平衡態,因此對手一定會想要打破這種狀態。不管是推或拉,皆是離開此種狀態的唯一選擇。也正因如此,對手就如同滾下尖錐的物體,施技者僅需跟隨在後幫他加速,就可輕易破壞對手的平衡,此即是隨。在隨的過程中,切需注意維持中定,不可心急爭勝,否則只會丟失自己的重心與結構。

  太極拳的聽勁就如同一顆在無摩擦力平面上的皮球,無論外力如何施壓,皮球總是維持自身飽滿的圓體,順著外力的方向移動、滾動或轉動。皮球的外形仿若人體的結構,唯有保持圓球體,才能自在地應付瞬息萬變的外力。因此沾黏連隨雖是聽勁的核心技術,但仍需要建立在混元椿的根基上,才能在推手中真正實現,否則也只是紙糊的房子,大風一吹就垮了。唯有從站椿的基礎,一步一階的勤憤練習,才能真正一窺太極拳的大門。
回覆文章

回到「太極拳學習心得分享」